close

傳清雍正八年(西元一七三○年)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氏林永興,自湄洲媽祖祖廟奉請天上聖母神像來台,途經本地定居謀生,當時移民篤信湄洲媽祖,紛紛前來參拜,聖蹟靈驗。地方縉紳見香火鼎盛,事後徵得林氏同意,擇地於現址,於清雍正十年(西元一七三二年)興建小祠。

清乾隆卅五年(西元一七七○年)改建小廟曰「天后宮」。(天后宮石碑於民國七十七年五月十八日北側金亭改建時掘出)。

清乾隆五二年(西元一七八七年)重建,始見載於台灣府淡水廳文獻中。往後由大甲分司誠夫宗覲庭、同鄉進士陳峰毫氏、地方縉紳連昆山、巧化龍氏屢次發起獻地重建,共襄盛舉,將廟擴建,改稱為「鎮瀾宮」。

民國 十三年(西元一九二四年),住持禪師因故離去,而改為街庄民所有制,並即指派地方縉紳杜清先生、杜香國先生、郭金焜先生為管 理人。

民國二十三年(西元一九三四年)十月大甲西門王燕翼先生與地方弟子聯合發起重修鎮瀾宮。翌年四月,清水、后里發生大地震,死傷無數,大甲地區卻安然無恙,民眾咸感念媽祖神恩祐民。

民國二十五年(西元一九三六年)十月十六日重修落成時,並舉行鎮瀾宮首次祈安清醮大典。

民國三十五年(西元一九四六年)光復後,本宮改制成立管理委員會,由大甲、大安 、外埔、后里,四鄉鎮村里長、鄉鎮民代表,選舉委員主持廟務。

民國五十三年(西元一九六四年)經信徒代表再議同意重修、並成立大甲鎮瀾宮修建委員會,由主任委員蔡裕卿先生負責至民國六十年(西元一九七一年)為止,歷時七載,共增建南北室二樓、鐘鼓樓、雕刻神龕六座、修整屋頂剪粘等,使廟貌煥然一新,嚴前總統家淦先生題頒「鎮瀾宮」三字。

民國六十四年(西元一九七五年)本宮以宗教造福鄉梓為宗旨興建鎮瀾大樓 ,一樓為活動中心,二樓圖書館,三、四樓為教室;次年十一月成立圖書館,提供地方學子、民眾學習場所。

民國六十七年(西元一九七八年),五月三十日本宮管理委員會改組,成立財團法人,組織董監事會,依法選出第一屆董事長曾福輝先生及董監事處理廟務。

民國六十九年(西元一九八○年),地方人士眼見神殿樑柱腐朽,同年五月十八日,遂經信徒代表大會通過,拆除舊廟,原址改建,於同年六月五日舉行動土典禮。

[轉自鎮瀾宮首頁]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☆╮呆小魅╭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